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自2018年以来,知识产权议题已连续多年被纳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见证了中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重要时刻!
2025年
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2024年
将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指导支持,培育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同时,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
2023年
过去五年间,我国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
过去一年来,我国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行业产业链薄弱环节得到补强升级。我们将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2021年
过去一年来,我国加大力度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知识产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国鼓励科技领域开放合作,坚定不移保护知识产权。
2020年
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稳定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民营研发机构。加大力度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推动提升民生福祉的技术发展。
将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畅通创新链条,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推行"揭榜挂帅"等机制,遴选领军人才承担关键科研项目。
2019年
将继续压缩专利审查和商标注册周期。将依法从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大幅提高违法成本,让严重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产业化应用。将深化金融支持机制改革,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发行创新创业专项债券,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2018年
过去五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翻两番,技术交易额增长一倍以上,商标注册周期预计将压缩50%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建立健全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