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管理
  • 获奖和荣誉
  • 办公地点
  • 专业人员
    服务领域
    业务组
  • 机械
  • 电一
  • 电二
  • 化学和生物技术
  • 日本一部
  • 日本二部
  • 德国
  • 法律
  • 商标
  • 专家顾问
  • 新闻和出版物
  • 行业动态
  • 公司新闻
  • 永新文章
  • 细则解读2024
  • 案例速递
  • 联系我们
    招聘
    行业动态

    知识产权“链”上发力 重点产业向“新”提质


    2024/11/11|行业动态

    来源:知识产权报


    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措施》——

    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在诸多领域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产品参与到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迫切需要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强化专利在产业链中的强链增效作用,为重点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此,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将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进行部署。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八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从夯实基础、提升效益、强化协同、防范风险等4个方面提出了10项重点工作任务,为增强重点产业的竞争优势、规模效益、发展环境和安全水平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

    夯实基础 增强产业韧性

    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竞争激烈。在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要增强重点产业竞争力,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是关键一步。对此,《若干措施》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强化产业创新专利导航服务、推进标准与专利协同创新等3个维度提出多条具体措施,夯实产业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基础。

    为加速专利产业化进程,提升转化运用效益,扩大重点产业规模,《若干措施》从加强重点产业专利转化对接和完善专利产业化促进机制两大环节发力,提出要综合运用各类线上线下对接手段,实现专利供需精准匹配,推动存量专利加速转化;要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资源,实施一批重点领域专利产业化项目,探索专利开源等开放式创新和专利开放许可等知识产权运用新模式,加快培育一批专利密集型产品和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知名商标品牌等。

    “这将有助于深入推动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从而达到‘强链’目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马一德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创新已不再是单一主体的封闭活动,而是依托产业生态系统的开放协同过程。通过促进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可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让专利信息为企业创新决策提供重要参考,避免重复研发,促进创新要素在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流动,还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发挥出专利作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桥梁作用。

    此外,《若干措施》还从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风控能力建设2个方面,对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进行统筹推进,着力增强我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国际话语权,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水平。

    聚焦知识产权助力产业链强链,《若干措施》通过建立创新资源共用、专利风险共担、合作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强化产业链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和风险防控,有利于有效防范化解知识产权领域重大风险,提高产业链知识产权领域的韧性和安全性。

    协同融通 提升产业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对构建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优化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作出详细部署,从引导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鼓励组建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推动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3种产业知识产权协同方式入手,着力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的知识产权良好生态。

    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是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7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围绕重点产业支持建设了36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若干措施》结合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要求,强化了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聚焦产业、深耕产业、服务产业的功能属性,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工作任务、作用发挥等作出进一步明确。

    “可以说,《若干措施》对于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具体工作的部署切中要害、务实全面。”在电力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单位——南方电网公司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王斐看来,知识产权的高水平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离不开对产业技术的深刻理解,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依托龙头企业建设,这些企业对产业发展演进的情况和脉络最为熟悉。背靠承建单位其强大的创新实力和产业影响力,产业运营中心能够更好地推动技术、数据、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的聚集,构建良性互动的全要素产业运营生态。

    《若干措施》特别强调了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支撑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和专利池建设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专利池作为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整合专利资源,降低专利许可交易和技术推广成本,促进技术的交叉融合,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潜力。近年来,我国虽然在部分领域进行了专利池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呈现出核心专利储备少、建设分散重复、缺乏市场化运行机制等问题,亟需加强指导、支持和引导、规范。对此,《若干措施》对专利池构建的原则、运营模式、作用发挥等内容予以了明确。

    “这不仅为专利池的构建提供了指引,还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王斐介绍,央企首个电力新能源产业专利池于今年3月组建,从目前运营的情况来看,该专利池初步实现了促进技术融通与推广应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但仍然需要依托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载体平台,探索高效运营模式,拓宽转化运用渠道,进一步促进专利的价值变现,充分发挥专利池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若干措施》所提出的这种多层次复合型创新发展生态系统设计,强化了知识产权的战略资产属性,并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全球性和系统性的制度保障。”马一德认为,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将有利于培育更加专业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从而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提升知识产权制度的整体效能。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工作协同和支撑保障,落实好具体举措,大力推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高效转化、协同运用、战略布局和风险防控,为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表示。(记者 黄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