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管理
  • 获奖和荣誉
  • 办公地点
  • 专业人员
    服务领域
    业务组
  • 机械
  • 电一
  • 电二
  • 化学和生物技术
  • 日本一部
  • 日本二部
  • 德国
  • 法律
  • 商标
  • 专家顾问
  • 新闻和出版物
  • 行业动态
  • 公司新闻
  • 永新文章
  • 细则解读2024
  • 案例速递
  • 联系我们
    招聘
    行业动态

    “创新中国”逐梦新征程


    2024/9/11|行业动态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为中国空间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开拓二号”海试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为深海探索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撑;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极地科学考察船“极地”号正式入列;首艘大型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交付,有效助力开发深远海风电和发展其他海洋经济……近期,中国重大工程项目捷报频传,一件件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国之重器”,凝聚着奋斗者的智慧与汗水,展现出中国“智”造的硬核科技实力。

     

      向“高”攀  太空探索步履不停

     

      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北斗环宇……经过几代航天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演变,创造出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不久前,嫦娥六号“蟾宫挖宝”实现全球首次月背采样返回,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近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经过约6.5小时的密切协作,在中国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为空间站舱外管路、电缆及关键设备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空间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远在400公里外太空的中国空间站,有着另外一个身份——“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这里部署着科学实验机柜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设施,能够在轨支持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物理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在“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里,各类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正在有序展开,新质生产力也在这里静静地生根发芽。例如,近日,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通过中国空间站提供的微重力环境获得了超高温合金材料的关键物理特性,实现了难熔合金微观组织结构与宏观形态的双调控。据了解,该科研团队利用中国空间站共对6种合金材料开展了上百次实验。未来,团队还计划针对其他材料,尤其是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的新型功能晶体、特种材料等,开展相关空间研究。

     

      往“深”延  深水资源开发正酣

     

      大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等矿产资源,富含铜、钴、镍、锰等重要关键材料,应用价值极高。可矿区海底地形及深海矿产赋存形式与物理特性均十分复杂,同时深海重载作业装备还需与海上风浪相“对抗”,长期以来,这些都成为国际上深海采矿的技术难题。

     

      日前,由中国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深入4102.8米海底,成功取回深海多金属结壳与结核,创下中国深海采矿领域多项纪录。

     

      海底挖“宝”要有硬核技术。长6米、宽3米、高2.5米、重14吨的“开拓二号”是一台适合深海重载作业的“大家伙”,具有强大的矿物高效开采能力和爬坡越障能力。研发团队围绕“开拓二号”,在国内首创深海复杂海底地形高机动行进、深海多矿类复合钻采、深水重载作业智能精细控制、非金属缆深海重载布放回收、深海环境扰动监测评估等多项新技术。其中,得益于深海复杂海底地形高机动行进技术,无论是坡度达30多度的陡峭、崎岖海山,还是由高粘性稀软沉积物堆积的海底“滩涂”,“开拓二号”都能顺利行进、爬坡和原地回转,其4条履带能实时调整方向和状态,适应海底复杂地形行走的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及李家彪高度评价“开拓二号”海试的成功,称此举标志着中国在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环保等方面将拥有更强的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