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
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位官员表示,中国承诺在案件处理中给予平等保护,因此正逐渐成为解决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的首选地。
知识产权法庭第一副庭长郃中林表示,自2019年1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已处理了20338起案件,其中约10%涉及外国当事人,外国相关案件的数量同比增长了28.6%。郃中林表示,外国相关案件在授权发明专利纠纷中占比高达30%,所有当事人均为外国实体的案件数量正在迅速增加。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审理专利诉讼最多的国家,已成为解决国际知识产权诉讼的首选地之一。我们始终坚持为每一位诉讼当事人提供平等保护的原则,不论他们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来帮助促进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互利。”
在一起案件中,知识产权法庭支持了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诉讼当事人的主张,承认其关于恩杂鲁胺(一种用于治疗抗阉割性前列腺癌的处方药)的专利的创造性。一家位于上海的制药技术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项请求,要求宣告加州一所大学董事会拥有的专利无效,理由是该专利缺乏创造性。该请求已被国知局批准。由于对该决定不满,美国大学董事会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行政部门提起了诉讼,同时提交了额外的实验数据以证明该专利的创造性。北京法院敦促行政部门撤销其决定并作出新的决定。中美双方都对结果不满,因此他们向更高一级的法院提起上诉。经过调查和研究,知识产权法庭最终接受了美国诉讼当事人提供的数据,维持了其药品专利的有效性。
郃中林表示,这是一个对国内外当事人平等保护的里程碑案例,这一裁决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同时也推动了制药公司的研发工作以及将新型有效药物引入中国市场。知识产权法庭自2019年1月开始运作,主要处理与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和垄断相关的民事和行政上诉案件。对市级或地级中级人民法院或其他专门知识产权法院裁决不满的诉讼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国家级知识产权法庭提起上诉,而不必首先向省高院提起上诉。除此之外,还应该努力保护研究人员的合法权益,以便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