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
京津冀地区的法院将进一步合作,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助力促进京津冀的协调发展。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高级人民法院签署了《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三地法院将在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联合调查、资源信息共享和司法人才培养等各种知识产权问题上开展合作。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林广海指出, “此次合作对于为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试点示范区形成司法护航具有重要意义。”
签约仪式在雄安新区举行,雄安新区是2017年在河北设立的一个新经济区,旨在缓解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非必要功能,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任雪峰表示,鉴于京津冀地区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相关产业分布方面具有优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建议,这三个地区的法院应充分考虑知识产权审判在激励和保障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他说:“我们应该加强对核心技术、关键领域和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共同制定创新司法保护的新规则。”
河北已经有27家法院可以审理涉及知识产权的民事案件,其中包括14家基层法院。2022年,法院审结了14000多起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2019年,京津冀高级人民法院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旨在建立一个全面的司法合作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各地区的协调增长,促进雄安的发展。任雪峰表示,“我们在合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分歧,但只要我们坚定地履行协议,我们就可以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