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识产权报
今年上半年,我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2676.6亿元,同比增长64.6%,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质押项目1.6万笔,同比增长56.9%,其中,质押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专利商标质押项目占比72.5%,惠及中小微企业1.1万家,同比增长54.4%……2023年上半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展示的这组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惠范围进一步扩大,助企纾困,为企赋能作用充分发挥。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盘活企业无形资产、为企业创新发展“加油续航”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继续从强化业务指导、提升评估能力、优化服务举措等多方面发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化开展。
综合施策,健全支撑体系
持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指导地方健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深化政银合作、丰富质押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务实举措,今年年初又遴选发布首批2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用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激励各地区和各有关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
在政策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完善《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将知识产权金融促进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交易作为重要内容。今年6月,该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进一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化的金融政策支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质押物的价值和融资额度,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制定《专利评估指引》推荐性国家标准,完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并同时从优化监管、数据支持等方面指导中国建设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专项试点,开发智能化评估模型和工具,提升专利价值评估和风险控制能力。
优化服务,打通融资“堵点”
为切实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堵点”,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优化服务,稳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
在创新创业热潮下,大批轻资产、重研发的企业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运行全国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通过“一平台汇聚、一站式查询、一窗口展示”的服务,畅通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渠道,有效消除各相关主体间的“数据壁垒”。
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效率,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持续深化江苏、浙江、广东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承诺制作用,免交纸件材料,并将在线审查周期压缩至1个工作日,使企业和银行满意度显著提升。
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外,我国投资基金、证券化、保险等新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也在不断丰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普惠度和惠及面,支持中小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记者 黄佾 通讯员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