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童建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检察机关将秉承高质量法治的理念,改进公益诉讼的处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与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的报告一致,强调了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性。“我们将坚决落实这一要求,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做出贡献,”童建明表示。
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都在探索公益诉讼制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鼓励政府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在过去的五年中,全国检察官已经处理了超过71万起公益诉讼,涉及环境,生态,产品,食品和药品安全等问题。根据2017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检察官可以对表现不佳的政府部门或企业提起诉讼。此次修订最初涵盖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全和土地权转让这四类案件。
自2018年以来,检察官有权在八个新领域提起此类诉讼,包括保护英雄烈士、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电信诈骗、垄断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在此之后,20.7%的公益诉讼案件与这些新类别有关。作为中央领导的重大部署,建立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在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三年后,全国各试点取得成功。根据中国最高立法机关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公益诉讼,并被写入法律,赋予检察官起诉表现不佳的机构以保护公共权利的权力。
中央领导在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决定扩大此类诉讼的范围,以维护和推进法治建设。一般情况下,检察官要在提起诉讼前先向政府机关或企业提出整改建议,只有在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向法院提起诉讼。大约98%的情况下,政府机关或企业会听取我们的建议,在我们起诉错误之前就会纠正错误。对那些未能纠正问题的机构或企业我们会提起诉讼。法院在99.7%的案件中对这些机构或企业做出了不利的裁决。
公安部副部长徐甘禄说,过去十年来,对人民权益的保障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2012年至2021年期间,与包括凶杀和强奸在内的八大暴力犯罪有关的案件数量下降了64%。